01.比亚迪参加东京车展
近日,2025年东京车展正式开幕,比亚迪成为本次车展上唯一参展的中国车企。比亚迪以乘用车与商用车双展台布局,其中全球首发日本市场量身定制K-EV BYD RACCO,同步引入首款插混车型海狮06DM-i,正式宣告在日本市场启动“纯电+混动”双线战略。今年是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的20周年,也是比亚迪商用车进入日本市场的10周年。自2022年7月比亚迪乘用车宣布正式进军日本市场以来,截至今年9月,比亚迪已交出累计销售7123辆的成绩单。
点评
相较于欧美市场,日本市场以单一保守的消费特质著称,这样的销量数字背后,是中国汽车品牌打破本土壁垒的艰难突破;而比数字更具分量的,是比亚迪二十年来从专利战场到全产业链深耕的渗透路径。在成熟市场,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构建技术共享、利益捆绑的商业护城河,才是比市占率更重要的致胜密码。
02.海尔联手阿维塔造车
11月6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率队拜访海尔集团,双方在青岛召开高层会议并达成战略合作。阿维塔科技与海尔集团旗下卡泰驰控股正式签署协议,联合打造全新百万级旗舰车型,在产品定制、车家场景互通、车载功能设计等领域展开联合创新,共同打造具备高端体验与科技融合感的智慧出行方案。
点评
随着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家车互联已成为重要趋势。阿维塔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球销量突破15万辆,而海尔的生态赋能可能成为其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加速器,这种跨界合作模式有望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新活力。
03.国内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投入使用
11月6日,日产汽车宣布,以900亿至970亿日元(约6.3亿美元)的价格,将其位于日本横滨的全球总部大楼出售给由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敏实集团与美国私募股权公司KKR旗下KJR Management组成的财团。这笔交易是日产汽车经营重建计划的关键一环,旨在为其电动化转型和业务重组注入急需的资金。
点评
日产汽车此举是其深陷财务困境下的不得已之举。2024财年,日产净亏损高达6709亿日元,创下历史第三大亏损纪录。对于收购方敏实集团而言,此次收购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作为中国主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通过此次收购,敏实集团能够更深入地切入日本汽车产业核心圈,提升其国际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04.李凤刚出任北京现代总经理
前一汽奥迪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已加盟现代中国,该任命将于2025年11月10日正式生效。李凤刚将代表韩方出任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现代是中韩50:50的合资车企,按照老规矩总经理历来都是韩方派驻,这次中国本土高管代表韩方出任,还是2002年成立以来头一遭。李凤刚先后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战略与运营管理总监、东北区总经理、东区总经理,一汽奥迪负责网络与培训的副总经理等职。
点评
2024年现代起亚集团销量达723万辆,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丰田和大众,然而在中国,韩系车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13年的8.8%,降到2024年的1%,北京现代5家工厂缩减至1家。销量暴跌的背后,是北京现代一系列的困境。最关键的就是新能源转型。北京现代想靠本土化翻身、未来四年每年推2-3款新能源车,覆盖纯电、混动、增程,之所以打破惯例请李凤刚,就是看中了他懂中国市场,有豪华品牌操盘经验,技术出身+务实风格。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