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广州车展彰显智能化趋势与出海新态势
11月21日,第23届广州国际车展举办,展会主题为“新科技・新生活”。本届车展共展出1085台车,其中新能源车629台,占比超过60%。车展不仅是新车秀场,更展现出中国车企出海战略的演变,从简单的产品贸易出口,升级为带动整个中国产业链与生态出海,旨在形成“中国制造”的全球影响力。
点评
广州车展作为“市场风向标”,清晰地指向了两个未来:一是电动化与智能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主流;二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化进程正迈向更深层次。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带动产业链共同出海,说明中国正在将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体系化优势复制到全球,这是实现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
02.新能源汽车出口接近翻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25.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99.9%。综合1—10月数据,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已达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同期,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2025年1—10月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5%,远高于其他制造业,投资主要聚焦于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领域。
点评
出口数据接近百分之百的同比增长,强劲地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已进入“黄金期”。这不仅是销量的成功,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先发优势的集中体现。高额的投资增速则为产业未来的持续创新和产能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预示着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中的后劲十足。
03.多家车企三季度业绩亮眼
多家中国车企在2025年第三季度交出漂亮成绩单。其中,吉利汽车第三季度净利润达38.2亿元,同比增长59%。小鹏汽车营收203.8亿元,同比增长102%,净亏损显著收窄至3.8亿元。零跑汽车则宣布实现连续季度盈利,净利润1.5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7.3%。
点评
头部车企在营收增长的同时,盈利能力的普遍改善是一个极其积极的信号。特别是造车新势力,正逐步从“烧钱换市场”走向自我造血,这表明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已经跑通。健康的财务状况是企业持续投入研发、参与长期竞争的根本,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值得期待。
04.华为乾崑加速智驾布局
在11月20日的生态大会上,华为乾崑与两大车企联合发布了全新品牌:与东风汽车打造的“奕境”,以及与广汽集团打造的“启境”。奕境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北京车展亮相,启境首款车型则计划于2026年中上市。同时,华为宣布正在七个城市进行高速L3级自动驾驶的路测,并计划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沉至15万级车型。
点评
“两境”的发布,标志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合作模式进入了新阶段,从技术供应商深度参与到共同决策产品定义。这将极大丰富华为车业务的产品矩阵。而L3路测与智驾功能的下探,则显示了华为正致力于让智能驾驶从“高端配置”变为“普及科技”,有望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