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车事周评丨本田电动化转型豪掷万亿,小米SU7锁单超10万辆

2024-05-20 18:06 来源:南方网

  01.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5月14日,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零跑国际正式落地。该合资公司独家拥有除大中华地区外,向全球其他所有市场开展出口、销售业务和在当地制造零跑汽车产品的权利。根据公告信息,零跑国际由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分别持股51%和49%,其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点评

  背靠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这棵大树,无疑会让零跑汽车的“欧洲之行”走得更为顺畅,也可以在快速占领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同时,借机发挥规模化优势,摊薄生产制造成本;但从长远来看,零跑汽车本质上更像是代工厂,Stellantis集团利用零跑现有的技术以及平台实现快速贴牌生产,在国际事务决策上,Stellantis集团更占据主导地位。

  02.本田投资10万亿日元转型

  5月16日,本田宣布,2021-2030财年将在电动化及软件领域总投资1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37亿元)。这是该公司在2022年4月承诺的投资额的两倍。具体来看,10万亿日元的投资中,2万亿日元将用于车载电池,2万亿日元用于车载软件开发,还有6万亿日元用于下一代工厂、两轮车及汽车新车型研发等产品生产创新领域。

  点评

  本田对技术的“执拗”和在发动机领域的强劲实力虽然得到了业内普遍认可,但给外界的印象似乎很“保守”,转型的内部阻力估计不小。旗下电动汽车无论是在中国、日本,还是在欧美市场,表现都是不温不火。与索尼联合打造的电动汽车要到2025年才能推出。本田已将2024年在华销售目标定为106万辆,同比下滑13%,与历史最高的2020年相比减少四成。在电动化带来曙光初现之前,本田在中国还将面临一段时间的困难期。

  03.高合汽车即将重组

  5月17日,有海外消息指出,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与汽车投资咨询平台iAuto,于5月10日在香港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完成销售订单的生产协同、股权并购、技术合作、品牌和国际销售对接,以及供应链与生产制造的相关整合。据了解,iAuto在相关投资机构的担保下,计划投资10亿美元作为华人运通重组第一轮的转向资金,双方目标是在2024年上半年财报公布前完成交易。  

  点评

  iAuto最终实益拥有人为正道集团公司主席兼公司单一最大股东仰融,作为华晨集团原董事长,仰融不仅带领华晨汽车创造海外上市第一股的奇迹,甚至在2020年就开始向中高级轿车发起冲击。可惜的是,因自身的偏执和华晨归属权问题,仰融最终出走他国。 高合汽车明知仰融可能有不少未知因素,但是毅然与其合作,说明实在缺钱,而且与国内的车企谈判不乐观。而年近七旬的仰融,也借这次契机,再圆“造车梦”。

  04.小米汽车全力扩产

  5月15日,小米汽车宣布第10000辆小米SU7正式交付。对于小米汽车而言,交付越过万辆是开局的跨越。订单上,从3月28日上市至今,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小米SU7锁单量据悉已超10万辆。越来越庞大的订单量,也在考验着小米汽车的交付能力。为提高产能、缩短交付时间,小米汽车北京工厂计划于6月开启“双班模式”,日生产时间从8小时增至16小时。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曾表示,小米汽车工厂每小时可生产40辆小米SU7,每76秒就可以有一辆新车下线。照此推算,开启双班生产后,小米汽车的月产能可以提升到近2万辆。

  点评

  供需失衡,工厂产能无法与大量的订单需求相匹配,是此前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车企都经历过的难题。如今新入局的小米汽车,也难逃这一坎,小米汽车在流量的风头上有喜也有忧,既遭到友商的合围,也有消费者的紧盯。一款车型即便再火爆,交付太长,也容易消耗掉消费者的耐心,转而被其他品牌吸引。所以,小米也明白,小米汽车的当务之急是要把产量提上去,避免订单的流失。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

编辑:潘沈思   责任编辑:崔征   校对:梁洁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