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港交所网站披露,威马汽车已正式递交港股IPO申请。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威马的营收总计为91.68亿元;威马汽车净亏损累计超174亿元。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对“蔚小理”造车新势力运营情况的分析,增收不增利成为当前上述车企面临难题。昔日造车新势力第一阵容的威马汽车也未摆脱这样的困境。招股书可见,威马汽车此番冲击IPO,也是为了获得更多资本加持,走出运营困境。
每卖一台车亏损17万,急需资金输血
据了解,港股上市并非威马汽车试水资本市场的首选。去年2月,威马汽车便已完成科创板的上市辅导。但今年4月初,威马汽车被曝出主动放弃了科创板IPO的申请并计划赴港上市。
“威马汽车并非个例,一众车企也曾在科创板碰壁,此前吉利、哪吒、零跑以及东风等整车企业相继中止了科创板上市进程。”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因为科创板上市核心门槛是技术与财务,对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拥有较高要求,同时还会考量商业模式落地和企业发展前景。
上述说法也在威马汽车的招股书中有一定体现。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威马的营收和净亏损情况对比非常明显。
在扣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等非业务因素后,威马汽车最近三年调整后的净亏损总计仍达136.29亿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自2018年9月推出首款车型以来,威马汽车销量由2019年的12,799辆增至2020年的21,937辆及2021年的44,152辆。
如果按照未经调整的亏损情况与销量进行换算,威马汽车平均每卖出一辆车亏损就超过22万元;如按照经过调整的亏损情况与销量进行换算,威马汽车平均每卖出一辆车亏损就超过17万元。
此前,威马汽车通过各创投机构的资本输血维持着“入不敷出”的经营状况。威马汽车投资阵容也相当豪华,投资者包括红杉中国、成为资本、SIG海纳亚洲、远翼投资、新鼎资本等财务投资方,以及百度、腾讯、雅居乐等战略投资方的支持,累计融资规模约350亿元。
但如今威马汽车“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再加之现金流储备不足,使得威马汽车对于上市吸纳资金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
截至去年底,威马汽车所拥有的现金及等价物约为41亿元,低于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相关情况。
“如果按照威马汽车每年推出一款新电动汽车车型的计划来计算,威马汽车账面上的资金是杯水车薪,至少以现在威马汽车10亿元水平的研发投入,难以支撑其多款新车型的落地。”有汽车分析师认为。
威马汽车招股书中的风险提示也提及:“我们的运营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条款获得充足融资,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新势力”用“旧模式”,营收依赖大客户
如果冲击港股成功,威马或将成为继“蔚小理”后、又一家登陆港股的“造车新势力”。
但与一众造车新势力不同的是,威马在销售模式的创新上并未一条路走到底,在前期尝鲜“互联网直销”模式后,威马汽车又重新回归传统汽车经销商的模式。
2019年9月前,威马曾采“互联网式”销售体系,直营和授权模式结合,加盟商仅负责收集订单,售价上也实现全国统一;然而随着时任战略规划和执行工作的威马副总裁陆斌的工作调动,威马汽车又重新回到了传统经销商模式,威马汽车作为“新势力”却重新沿用“旧模式”。
招股书显示, 2019-2021年,威马汽车五大客户多为汽车销售商或租赁平台。 至2021年12月31日,威马拥有由621家合作伙伴门店组成的销售与服务网络。
从招股书可以看出,即便通过经销商模式来分摊成本风险,威马汽车的销售成本依然高居不下:2019年-2021年,威马汽车销售成本分别是27.88亿元、38.35亿元以及66.9亿元,2021年销售成本同比上涨7成。对此,威马汽车解释为销售成本增加主要是由于电动汽车销量增加,这也意味着,卖越多,车企压力越多。
销量掉队 如何重回新势力第一梯队
初期,备受资本青睐的威马汽车也身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
2019年,威马汽车仅次于蔚来汽车,累计销量第二。2020年,蔚小理等一众造车新势力上升势头强劲之际,威马汽车却开始掉队,蔚来小鹏全年累计销量增速都超过了100%,威马却只有33.3%。
招股书显示,威马2021年共交付新车不到5万辆,同比增长 96.3%。看似亮眼的成绩,在与一众造车新势力进行比较之后,便相形见绌。对比2021年蔚小理三家当年的汽车交付量,威马汽车2018年以来的交付总量都比不上其中一家的2021年交付量。
威马汽车也面临着供应链压力。
5月31日,威马汽车CEO沈晖表示,过去,智能电动汽车,或者说电动汽车最大的成本来自动力电池。几十度甚至上百度的电芯加起来,成本动辄数万元甚至超过 10 万元,是一台电动汽车中成本最贵的零部件。但随着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车内需要使用的芯片规格越来越高,数量也越多也多,再加上缺芯造成了多次涨价现象,最终出现了芯片成本超过动力电池成本的现象。
出品:南都湾财社·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培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