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流跨国车企陆续发布了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得益于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复苏、销量回升,大部分跨国车企上半年的营收基本上都呈增长态势,但在利润方面的表现有涨有跌,而大部分在中国市场受挫的跨国车企,却在其他市场风生水起。
大众集团
看点:在华盈利能力遭遇挑战
今年上半年,大众集团增收不增利,总营收为1563亿欧元,同比增长18%,税后净利润为85.2亿欧元,同比下滑20%。其中,上半年大众集团来自中国合资公司的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4.02亿欧元降至11.52亿欧元。
今年1~6月,大众集团在全球共交付新车437万辆,同比增长12.8%。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32.16万辆,同比增长48%,占总交付量的7.4%。从地区来看,上半年大众集团在华销量微跌1.2%,至145.2万辆,但在其他市场增速均超过10%。大众集团将2023年销量预期从950万辆下调至900万辆。
今年上半年,大众集团的业绩还是较为稳健的,在北美的销量正在回升,此外,大众正在通过技术合作来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包括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奥迪与上汽集团将共同开发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产品。
此外,自9月1日起,大众集团战略主管多尔纳将接替杜思曼,担任奥迪首席执行官一职。“新官上任三把火”,奥迪接下来的表现值得期待。
丰田
看点:全球最赚钱的车企
数据显示,2023财年第一财季(2023年4~6月),丰田汽车的营收达到10.5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为1.31万亿日元,同比大涨78%。这也是丰田单季净利润首次超过1万亿日元。
丰田方面表示,得益于售价调整、日元贬值、缺芯情况缓解提振产量等多重利好,丰田该财季盈利情况大幅改善。从主要市场来看,丰田在日本、欧洲、北美等市场表现良好;但由于亚洲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中国市场电动化成为主流,丰田在亚洲市场的营业利润出现下滑。不过,在财报发布前一天,丰田宣布将通过一系列措施加速在华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以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今年1~3月,丰田净利润为5522亿日元,较去年同期的5338亿日元略有增长,如此计算,丰田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1.86万亿日元,同比增长47%。
特斯拉
看点:整体售价将继续走低
特斯拉上半年的营收为482.56亿美元,同比增长35%,但净利润却同比下滑6.5%至52.16亿美元,同比下降7.14%。今年上半年,特斯拉销量为88.9万台,全年目标销量为180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二季度的毛利率是18.2%,这也是四年来特斯拉毛利率最低的一次。伴随着特斯拉平均价格相对降低,以及销量不断扩大,毛利率走低似乎是理所应当,至于营收创新高,特斯拉表示,其他业务的增长也是原因之一,譬如储能。
此外,特斯拉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到了106.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0.14亿元,特斯拉今年在中国市场完成千亿营收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轮番价格战后,特斯拉在各个市场也进行了几次车价回调,但抵消之下,特斯拉的车辆相比去年四季度是更便宜的。举个例子,2022年底,在国内入手一辆Model Y 后驱版要花28.89 万元,现在是26.39万元。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释放了降价预警:“情况(整体经济环境)稳定的话,售价就会稳定。如果情况不稳定,我们的价格就会随之降低。”
奔驰
看点:高端豪华和插混车型表现强劲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营收达到757.57亿欧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为76.52亿欧元(约合84亿美元),同比增长13%,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对此,奔驰方面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及高端车型和梅赛德斯-奔驰SUV不俗的销售表现。”
上半年财报出炉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上调了全年盈利预期,预计2023年息税前利润将与去年的205亿欧元持平,而此前预计是略有下降。尤其是轻型商务车部门,预计全年调整后销售利润率将为13%~15%,而此前的预期为11%~13%。
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梅赛德斯-奔驰上半年销量为37.72万辆,同比增长6%,尤其是高端豪华产品和插混车表现良好。今年下半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在中国推出包括全新E级车在内的5款全新车型。
宝马
看点:纯电车型增长迅速
近日,宝马集团发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第二季度,集团营收达到372亿欧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为29.58亿欧元,同比下降2.9%。从整个上半年来看,宝马集团营收显著增加,达到740.72亿欧元,同比增长12.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50%,至66.2亿欧元,主要原因是受去年华晨宝马并表的影响。
此外,宝马集团上半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5.4%,重点放在电动化、自动驾驶等领域,资本支出增长10.3%。宝马方面还表示,较高的材料和制造成本也对其上半年业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宝马纯电动车型销量势头强劲,同比增长283%,达44864辆。其中,BMW iX3和全新BMW i3表现抢眼,它们在上半年的销量均超过2.1万辆。
对于2023年全年,宝马集团将“高售价车型和纯电车型”视为主要增长动力,计划让纯电动车销量占到总销量的15%,并将汽车部门全年息税前利润率目标由原来的9%~10%提高至9%~10.5%。
Stellantis集团
看点:营收、净利润创新高
得益于新车交付量的提升,今年上半年,Stellantis集团在净营收、调整后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等方面均创造了新的纪录。其中,上半年其净营收达984亿欧元,同比增长12%,实现净利润109亿欧元,同比增长37%。
“破纪录的经营业绩将支撑集团进行持续的战略投资,这将驱动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向净零碳排放的转型。”Stellantis集团表示。上半年集团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6.9万辆,同比增长24%。目前,Stellantis拥有25款纯电动车型,到2024年年底将新增23款纯电动车型。
现代汽车
看点:SUV和豪华车型畅销
今年第二季度,现代汽车营收达到42.2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7.4%,净利润为3.3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8.5%。今年上半年,现代汽车营收为80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0.7%;净利润为6.76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9%。
尽管在中国市场遭遇一定的挑战,但现代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仍然保持着良好的销售势头。第二季度,现代汽车全球销量达到106万辆,同比增长8.5%。其中,其在本土市场韩国的销量为20.55万辆,同比增长12.7%;韩国以外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7.6%,至85.4万辆。
对于2023年全年,现代汽车继续保持432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和总计10.5万亿韩元的投资计划。不过,该公司上调了营收增长目标,且由于销量增长、SUV和豪华产品阵容扩大以及有利的汇率等因素,现代汽车将全年营业利润率目标调整为8%~9%。
本田
看点:北美地区成为最大利润支柱
本田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财年第一财季(2023年4~6月),本田的营收达到4.62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0.8%;净利润为3631亿日元,同比大涨143%。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业绩,主要归功于北美销量提升、成本削减、有利的汇率等因素。
今年4~6月,本田在全球的销量达到90.1万辆,同比增长10.6%。从主要市场来看,日本销量为11.5万辆,同比基本持平;北美销量为39.3万辆,同比大增47%;中国销量为30.9万辆,同比下滑5%,主要原因是其在电动化转型如火如荼的中国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北美地区仍是本田最大的利润支柱,该季度为本田贡献了1676亿日元的营业利润。
日产
看点:在华销量下滑拖累全球目标
2023财年第一财季(2023年4~6月),日产营收为2.92万亿日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为1055亿日元,同比大涨124%。
日产方面表示,尽管因疫情和竞争加剧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有所下滑,但其他地区的销量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尤其是在日本和北美市场的生产及销售得到显著恢复。此外,日元贬值、产品定价提升、严控成本等,都是该公司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市场,根据日产中国发布的信息,今年上半年,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35.85万辆,同比下降24.4%。受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影响,日产将其2023财年(2023年4月~2024年3月)的全球销量预期下调至370万辆。
通用汽车
看点:美国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通用汽车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净收入为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5%,超过市场预期,净利润为25.66亿美元,同比增长52%;上半年,该公司净收入为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为49.6亿美元,同比增长7%。
为此,通用汽车大幅上调2023年全年财务预期。通用汽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4个季度上升。近日,通用汽车投资7.92亿美元,与LG电子和LG新能源签署全新的合作协议,希望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
当前,通用汽车旗下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GMC、BrightDrop各大品牌正加速推出多款奥特能平台电动车型,以全面覆盖各大细分市场。
福特
看点:燃油车大赚,电动车大亏
福特汽车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上涨12%,至450亿美元;净利润达19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3倍。今年上半年,福特营收同比增长16%,至864亿美元;净利润为3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24亿美元。
不过,福特电动汽车业务在上半年亏损达到18亿美元。福特方面预计,2023年全年其电动汽车业务将亏损45亿美元,高出此前预估的30亿美元亏损额。此外,福特还将60万辆的电动汽车年产量目标推迟到2024年。
文/许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