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丰田汽车公司正式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上海市金山区独资设立雷克萨斯(LEXUS)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计划于2027年投产。此举标志着雷克萨斯首次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并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上海独资建厂的外资汽车企业。
新工厂将采用100%独资模式,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类似,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覆盖电池技术、智能驾驶及电池回收等领域。工厂计划实现95%以上的本土零部件使用率,产品不仅面向中国市场,还将出口至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场。
丰田表示,新工厂将引入“划时代的革新性生产技术”,打造环境友好型生产线,呼应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及丰田自身的“环境挑战2050战略”。合作范围还将扩展至长三角地区,推动氢能、智能物流等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面临多重挑战,2021年销量达22.7万辆峰值后,2022年下滑至17.6万辆,尽管2024年小幅回升至18万辆,但仍依赖降价策略维持竞争力。
丰田CEO佐藤恒治自2023年起推行“电动汽车优先”战略,计划2026年前推出10款全新纯电车型,目标2030年全球年销100万辆。中国市场被视为核心战场,雷克萨斯国产化将显著降低成本,并借助本土供应链提升电动车型性价比。 失去“进口光环”后,雷克萨斯需直面奔驰、宝马等已国产化的豪华品牌竞争,其原有用户群体能否接受国产车型仍是未知数。
雷克萨斯国产化是丰田全球电动化转型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吸引高端制造业的缩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表示,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外资企业在沪发展。若新工厂顺利落地,雷克萨斯或将在新能源赛道上重拾竞争力,但其品牌价值的重塑之路仍充满挑战。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