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丰田、本田、日产发布了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混动车型的销量持续增长,给本田和丰田带来丰厚盈利,如果丰田不是因为认证和召回风波,依然会是全球赚钱最多的车企。日产的二季度数据营业利润率几乎为0%,季度表现承压的日产汽车下调了2024财年营业利润预期。
“两田”大幅盈利
在需求较弱的情况下,丰田面临生产和销售量的下降,但因为外汇汇率变动和成本控制的关系,实现了营业利润的增长。特别是成本控制方面,这对逆境中的车企来说更为重要,数据显示4-6月,丰田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实现了55亿日元的营业收入增长,其中包括95亿日元的成本削减效果和40亿日元的供应商基础设施和材料价格的加强。
虽然作为传统的汽车公司,但丰田的转型之路依旧迈得很大,特别是电动车(含HEV)的销量占比从34.2%提升至43.2%,包括纯电动车的同比增长达到49.5%,丰田在电动车市场的战略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过,受车辆认证造假和召回导致的停产影响,丰田汽车将本财年全球汽车生产计划下调约5%,从此前预期的1030万辆下调至980万辆,这是丰田近4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产量下调。
另一家日本车企本田,今年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全球汽车销量增长了2%,达到190万辆,这主要是由于本田在其最大市场美国市场的销量增长了9%。数据显示,上半年本田汽车的营收和利润分别为10.83万亿日元、7902.9亿日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0.25%和58%,营收、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同比增幅均为三家当中最高。
本田将利润增长的原因归于“日本和美国市场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稳定需求,印度和巴西市场的摩托车销量强劲以及有利的外汇汇率”。此外据本田估算,日元贬值的积极影响为其本季度营业利润贡献了约480亿日元。
日产汽车的上半年营业收入虽然增长了8.28%至65127亿日元,但是营业利润则仅有913亿日元,同比跌幅达到-57.73%。日产官方表示,为应对激烈的销售竞争和优化库存而增加了销售奖励和营销费用,利润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在美国,产品组合的老化和市场转向混合动力汽车对日产汽车的销售造成一定影响。
为此日产汽车下调了2024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的营业利润预期和销量预期,营业利润从6000亿日元下调至5000亿日元,预计全年全球汽车销量为365万辆(此前预计为370万辆)。
在华表现普遍不佳
虽然日系三家全球业绩表现都还不错,但他们在中国市场却集体遇冷,今年上半年丰田、本田、日产销量合计为154万辆,同比下降13%。其中,丰田(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销量为78.5万辆,同比下滑10.8%;本田汽车累计销量为41.6万辆,同比下滑21.48%;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33.9万辆,同比下滑5.4%。
乘联会数据显示,日系品牌在华零售市场份额已从2020年24.1%的高点,下滑至12.9%。自2023年以来,愈发激烈的价格战进一步弱化了日系品牌在燃油车市场积累的竞争优势,尤其是比亚迪等插混技术的崛起,价格底线不断突破,将中型轿车的价格降至过往合资品牌紧凑型车的区间。
当然,为了应对中国充满挑战的环境,日系三家也有不少的动作。丰田最先与中国车企合作,在供应链、产业化层面已经实现了产品落地。而本田计划关闭一家工厂,停止另一家工厂的生产。本田也准备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与当地汽车制造商的合资企业在中国的两家新电动汽车工厂开始生产。
此外,本田和日产还同意合作开发与电池、电动车桥和车辆互补相关的下一代软件平台和技术。此次合作旨在加速两家公司在快速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中的发展。
根据规划,到2026年底前,东风日产将投放7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并拓展出口业务,第一步出口目标为10万辆;本田汽车则计划到2027年,将向中国投放10款e:N品牌纯电动车,到2030年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要提高至80万辆;丰田预计2024年纯电车型销量达到25万辆,2025年达到60万辆。
可见,日系三家都在用全球市场的收入和利润,去填补中国市场的投入和亏空,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市场地位不可缺失。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