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赵刚 通讯员/惠清宣)隧道作为山区高速公路常见的构造物,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洞渣。许多项目受施工工艺、组织管理等方面因素影响,产生的洞渣往往得不到很好地利用和合理调配,进而成为弃渣,不仅浪费了较好石材资源,而且弃渣场大量占用耕地农田、破坏地表植被、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甚至会诱发崩塌、泥石流等灾害。惠清高速沿线分布多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严控区,如果选择建设弃渣场进行弃渣,对自然的破坏不可估量,完全有悖于惠清高速公路“生态引领、低碳集约、智慧创新、景观和谐、服务共享”的绿色建设理念。
因此,惠清项目自建设伊始,就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考虑到项目沿线采石场较少,高质量的碎石缺口较大,合理的利用隧道洞渣进行路基填筑、碎石加工,既可以有效解决弃渣问题,又能缓解碎石供应短缺的压力,同时还是进行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惠清项目首先结合广东地区独有的湿热气候和地质条件,参考前期地勘资料结果,确定了7座洞渣可综合利用的隧道,经统筹和综合考量,在全线规划设立了3处碎石加工场。其次,从隧道石渣性能测试与分类筛选出发,提出合理的隧道石渣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指标,确定水泥稳定石渣基层、石渣垫层和石渣路基的设计方法与施工关键技术。双管齐下,实现了隧道石渣在水泥混凝土和路面结构中“自上而下”的综合利用,彻底变废为宝,达到生态敏感区隧道洞渣100%利用。
据统计,仅惠清项目南昆山隧道一条的建设就可利用废弃洞渣130万吨,为隧道建设节约近1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