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交通集团所属惠清高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职业教师,却手把手教方法、讲技巧、传经验;他们没有三尺讲台,却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成为许多年轻人工作与生活的“引路人”。他们用责任与热情,书写了一段段暖心的“师徒情”。
收费窗口的“乡音课堂”:从手足无措到独当一面
今年4月,周琼入职惠清高速成为一名收费员。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不熟练的收费操作流程,常因紧张出现操作失误。班长舒潘作为湖南同乡,主动伸出援手,用熟悉的乡音耐心讲解收费操作注意事项、示范文明服务话术,使她快速适应岗位节奏。
8月13日上午,飞来峡站的一起“回头车”特情处置事件,成为周琼成长路上的“关键一课”。由于对特情处置不熟悉,周琼面对司机的疑问及后方车辆的鸣笛催促,一时手足无措。
“别慌,你去疏导车流,这里交给我!”舒潘立即上前,手持收费政策文件向司机耐心解释,最终获得司机理解与配合。
“看着班长被汗水浸湿的衣领,我才明白收费工作不仅要业务熟练,遇到特情时更要沉心静气。”周琼深有感触地说。
入职仅5个月,周琼已能熟练掌握各类基础收费业务。她还通过选拔成为一名宣讲员,苦下功夫,反复打磨宣讲内容、模拟宣讲场景,克服胆怯、声音发颤、表情僵硬等问题。如今,周琼已在广东高速公路机电展览馆完成5次讲解任务,接待听众超200人次,凭借流畅的表达和真诚的态度赢得广泛认可。
养护一线的“细节哲学”:以匠心守护每寸道路
去年9月,赖昭锦入职惠清高速,成为一名养护管理员,有着丰富一线经验的李振发是他的“启蒙”师傅。从边坡巡查、桥梁涵洞检测到设施修复维护,李振发始终坚持“带现场、讲原理、教方法”,将实战经验倾囊相授。
今年5月,二人在辖区惠州龙门县路段边坡进行日常巡查时,李振发指着边坡泄水管提醒说:“日常巡查要观察泄水管排出来的水,如果是黄泥水,就要提高警惕。”接着,他现场分析各种边坡病害的外在表现及巡查时的注意事项,同时,示范如何规范拍照标记、填写巡查记录、通过系统上报隐患,让赖昭锦对养护工作有了直观理解。
“养护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沉下心把每个细节做实。”李振发常挂在嘴边的叮嘱,也成了赖昭锦的工作信条。
入职近一年来,赖昭锦跟随李振发对全线1015个路基边坡进行多次巡查,在反复实践中熟练掌握边坡监测、设施维护等核心技能,从“新手”逐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养护骨干。
机电抢修的“实战教学”:从慌乱到沉稳的成长
“刚入职时的忐忑,全靠杨振兴的帮助才慢慢消散,我们现在更像亦师亦友的伙伴。”机电工程师侯金双回忆道。入职初期,杨振兴带他熟悉基站设备、梳理故障逻辑,逐步夯实基础。
去年11月,路段网络突发异常,侯金双慌乱中求助杨振兴。“先看拓扑图,理清逻辑再动手!”杨振兴边指导边参与抢修,2小时内恢复网络。
“这次应急处置不仅让我掌握了抢修技能,更学会了沉稳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法,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我也知道怎么解决了。”侯金双说道。
在惠清高速,“传帮带”不仅是技能的传递,更是责任与匠心的延续。老员工以经验为笔,书写担当;新员工以热情为墨,绘就成长。这份双向奔赴的岗位传承,让平凡的工作充满温度。
文 曾文苑、关雪晴、侯金双
图 曾文苑、关雪晴、丁雪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