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过路的司机,我们从径义过来,过了径义站大概3、4公里的位置,边坡上泥石冲向路面,部分滑塌物冲到第一车道了,现在我们堵在这里过不去了。”7月31日上午,一场紧张、有序、快速、多方单位联动的边坡滑塌事故应急处置联合演练在汕梅高速径义站附近开展。
作为连接客潮两地的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汕梅高速具有桥隧比高、高边坡多的特点。一直以来,汕梅高速不断完善提升路面监控等设施,制定边坡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全力保障司乘的安畅通行。
此次演练模拟路段高边坡受汛期持续强降雨的恶劣天气影响,出现局部突然滑塌,塌方物冲向路面,造成半幅道路交通中断的情况。
演练按照发现险情与信息报送、启动响应与先期处置、舆情引导、交通疏导、技术勘估、养护抢险、善后处置等环节开展。旨在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人民群众美好出行。
9:36,信息报送组接到现场司乘电话,表示自己在行驶过程因道路边坡滑塌导致无法前行,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接报后,汕梅高速监控中心当班监控员立即通过视频监控定位事发地点,确认现场信息并迅速上报,同时按照“五位一体”应急预案流程通知高速交警等相关部门单位。
9:41,汕梅高速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值班领导和交警、路政、养护等相关单位赶赴滑塌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舆情引导组则分别前往指挥中心和应急现场,按照科学合理的时机和节奏主动及时发布事件处置进度、路况信息、通行指引和调查结果等方面的权威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10:03,由路政、交警组成的交通疏导组到达预定位置,迅速按照分流方案组织开展交通截流及分流,将梅州方向车辆从丰顺收费站分流至206国道行驶。
10:07,在做好交通围蔽及疏导工作后,技术评估组技术人员使用无人机对边坡进行探查,探明边坡滑坡范围、滑塌体大致体积和状况、周边坡体状况上报现场指挥部。
现场指挥部成员接到技术评估组做出初步评估的意见后,决定采取先对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系统进行清理,再对坡面覆盖彩条布,最后在坡脚堆砌吨袋进行反压的处置方案。
10:12,养护抢险组到达现场,按照现场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方案有序进场,迅速而精准地清理堵塞车道的泥石等塌方物,全力抢通车道。
10:39,随着最后一块障碍物被清理出车道,现场抢险处置完成,养护抢险组在现场指挥部的指令下有序离场。
技术评估组进场对边坡进行处置后勘察,确认边坡存在病害未影响行车安全,土建设施修复无需封闭交通,现场具备恢复通车条件。同时联系抢险设计单位确定边坡观测方案,设置观测点,对边坡的永久性修复进行勘察设计。
10:42,舆情引导组根据现场总指挥指令,收集现场应急处置信息,形成事件处置信息发布材料,报指挥中心审核同意后在相关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主动关注网上舆情,做好回应媒体准备。
10:44,事故现场处置完毕,在完成事故现场勘查取证、事故车辆拖离及现场排查清理后,交通管制和应急响应解除,道路交通得以恢复。舆情引导组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恢复正常通行的稿件,演练正式结束。
演练结束后,参演单位对本次演练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会议认为此次演练加强了“一路多方”协同联动,有效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综合作战能力,为路段运营工作和改扩建工程提供坚实的保障。
据了解,此次演练共投入参演车辆10部、工程设备7部,汕梅高速、梅州市交通运输局、梅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梅县区应急管理局、梅县区交通运输局等相关单位共60余人共同参加、观摩此次演练。
文 林培豪、马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