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朱旭东怀揣青春梦想踏入军营,成为原北京军区驻山西大同某炮兵部队的一名通信兵。在严格的训练中,他锤炼技能,磨砺意志。担任班长后,“看我的,跟我来”成为他的行动信条——脏活累活抢在前,条令条例守在前,用无声的行动凝聚起班集体的力量。
朱旭东服役期间相片
2009年寒冬,黄河内蒙古段面临严峻的凌汛威胁,巨大的冰坝阻塞河道,随时可能引发洪水灾害,朱旭东随部队紧急奔赴前线执行防凌破冰任务。作为通信兵,他主要负责传达指挥所下达的指令,这关系到爆破效果,传错了就有可能引发冰坝溃决,威胁沿岸群众安全。朱旭东非常紧张,然而,当冲锋号吹响,责任就是命令。在班长的鼓励和队友的配合下,朱旭东全神贯注,一次次准确、清晰、有力地传递着那关键的倒计时:“5、4、3、2、1,起爆!”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碎冰如瀑布般奔涌而下,河道恢复畅通,险情解除。防凌破冰行动结束返程当天,附近村镇的人民群众自发前来欢送,望着群众感激的笑脸,朱旭东第一次如此深刻地理解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十二个字的重量,明白了这身军装承载的的使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
2013年,朱旭东告别军营,退伍转业,成为云梧高速的一名路政员,“离军不离党,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这誓言也成为他新征程的座右铭。
“作风就是战斗力”,目前,朱旭东担任路政三中队的队长,他要求队员时刻保持半军事化管理,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能训练和队列训练,他将部队练就的铁血纪律、顽强作风和高效执行力,毫无保留地带入了路政岗位。无论是日常的严格半军事化训练、细致的路面巡逻,还是节假日车流高峰时的保通保畅,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的身影。
朱旭东在服务区指挥车辆
7月20日凌晨,台风“韦帕”登陆广东,狂风呼啸,暴雨如注。就在这大家忙着抗台风之际,紧急警报响起:云罗高速往广州方向K41路段,一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在风雨中突发自燃!火势借着台风迅速蔓延,现场浓烟滚滚,情况十分紧急。燃烧的货车堵在路中,后方车辆排起长队。
“K41路段有火情!请立即出发!”朱旭东一声令下,“三中队,跟我去现场!做好后方警戒和交通疏导!马上联系养护、消防、拯救和清障等相关单位,请求最快支援!”说完,他抓起装备,第一个冲了出去。
救援行动在风雨中展开,朱旭东率先抵达现场,他不顾浓烟火势,立即展开勘测,果断划定安全警戒区域,指挥队员迅速设置反光锥桶,为后续救援力量开辟通道。浓烟裹着热浪和雨滴扑面而来,“退到安全区域内,不要围观!”“车往这边走!”朱旭东被浓烟呛得嘶哑的嗓音压过嘈杂的人声与车辆警报,站在现场挥动双臂,对车流和人流进行疏导。
6个小时后,火情得到了控制,朱旭东一直在现场,和队员们一起排查隐患,疏导交通,配合救援。最后,全部滞留车辆安全疏散,交通秩序恢复正常,未造成人员伤亡。
从黄河冰原的炮兵通信兵,到云梧高速的忠诚卫士,朱旭东的人生舞台在转换,战斗的岗位在变迁。昔日黄河的炮声,如今化作守护高速安全畅通的号角。
文 梁肖欣
图 黄好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