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军营里淬炼本领的通信兵,守护通信畅通;如今褪下军装的她,在揭博高速的岗位上,仍然以军人的坚韧与担当,守护着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让我们走近广东交通集团所属揭博高速退伍女兵陈兰,看这位从军营走向高速的“铿锵玫瑰”,如何以‘退役不褪色’的初心,在岗位上续写荣光。
淬炼:军旅熔炉铸就钢铁意志
2000年11月,陈兰踏入军营,成为某军区联勤部的一名通信兵。五年的一级士官生涯,是汗水与磨砺交织的深刻印记。凌晨四点起床叠“豆腐块”、睡梦中被紧急集合哨惊醒、纹丝不动地站岗、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沙石地做拳头俯卧撑、在坚硬地面上匍匐前进、手肘膝盖磨破仍咬牙追上队伍……这些刻进骨子里的记忆,是对陈兰意志的千锤百炼。“正是这些艰苦的训练,锻炼了我强健的体魄,更磨砺了坚韧的意志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陈兰回忆道。这些宝贵品质也成为她日后无论身处何地都未曾褪去的底色。
转场:从“令行禁止”到“主动统筹”的破茧
2007年6月,告别军营踏入监控中心,陈兰面临身份转变的挑战。“最大的困难是‘思维切换’。”陈兰坦言。部队强调“令行禁止”的绝对服从,而作为信息枢纽的监控中心,面对突发状况需主动协调多方力量处置。从被动执行到主动统筹,曾让习惯指令的她“对着电话听筒犯怵”。
然而,军人的敏锐让她很快发现了“战场”与“职场”的相通之处。某个深夜,她对着监控屏核实车流数据,手指无意识地将文件按队列顺齐,瞬间将她拉回新兵连整理内务的场景“原来那些被纪律磨出的严谨,早悄悄跟着我从训练场走进了办公室。”那些军人特质,在高速公路阵地上完成华丽转身——“差一点都不行”的较真,成了巡查隐患的火眼金睛;“分秒必争”的执行力,化作应急处置的关键密钥。
绽放:戎装底色映荣光
陈兰凭借在部队养成的严谨作风和丰富的应急处置经验,牵头探索总结出各类突发事件标准化处置流程和信息发布模板,并常态化开展突发事件桌面推演,显著提升团队的应急处置与协同效率。她创新探索警企合作模式,启用“电话名片”服务,实现信息快速共享,大幅提升了交通事故“快处快撤”效率,有效减少了占道时间,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
同时,她推动引入《智能机器人平台》电话外呼系统,将原本需要4名监控员逐一拨打电话报送事故信息的繁琐流程,精简为只需1名监控员2分钟即可一键完成报送,极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她组建并带领“铿锵玫瑰”女子班组,先后荣获省级“巾帼文明岗”和市级“三八红旗集体”的荣誉。
“无论是守护阵地还是保障道路畅通,核心都是‘责任’二字。就像当年站岗时‘一秒都不能松懈’,现在面对司乘旅客安全,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这是同一种担当的延续。”陈兰表示。“在岗一分钟,站好六十秒”—— 这句从军营带到职场的口头禅,从来都是陈兰最朴实的信念。
文 田嘉欣、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