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交通发展建设的协调统一,并始终把行业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并积极从顶层设计着手加强行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和行动部署。2019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先后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等部内分工方案。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将绿色发展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明确提出要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
京杭运河船舶污染物智能一体化接收柜。
大力推动运输结构调整
运输结构调整方面,交通运输部安排资金支持集疏港铁路建设,督促指导各地推动大宗货物集疏港运输向铁路和水路转移。2018-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建成铁路专用线25条,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84.14亿吨,同口径下较2017年累计增长约6.42亿吨;水路货运量累计完成144.99亿吨,累计增长约7.9亿吨;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累计减少约2.4亿吨。
苏州新能源快递车发力物流业。
1至4月,山东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送量同比增长25.1%。
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方面,交通运输部推动发布了《国内集装箱多式联运运单》等标准。在政策的引领下,目前,交通运输部已联合发展改革委开展了三批共70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指导全国21个省份制定了多式联运实施方案,支持安徽、江苏等地组织开展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2019年,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515.5万TEU,同比增长14.2%。
福建宁德汽车基地铁路专用线主体工程完成。
强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
交通运输部多次印发指导意见,明确航运的绿色发展方向,并进一步细化落实航运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在加强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深入实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指导各地海事管理机构开展控制区监管工作;同时制定《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督管理指南》,明确船舶燃油供给、使用,岸电及清洁能源使用的检查要求。据测算,2019年船舶共减排硫氧化物约44万吨、颗粒物约6万吨,相比2018年分别减少76%和72%。
交通运输部还致力于提升船舶环保水平,联合财政部印发通知明确内河船舶标准化中央补助资金收尾工作安排,支持高污染高耗能运输船舶提前淘汰。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多次印发意见,指导各地做好船舶和港口水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截至2019年底,长江干线港口已基本实现船舶垃圾接收实施全覆盖,列入布局方案的10座洗舱站全部开工,24个地市实施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
温州永嘉港航积极开展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工作。
加快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推广应用
2019年,交通运输部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应用普及。一是着力推动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二是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会同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加快公交车新能源化;三是继续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建成港口岸电设施约5400多套,覆盖泊位约7000多个;四是大力推进水运行业应用LNG,并着力解决船舶LNG加注站审批难和建设运营难的问题。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交通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