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AI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小鹏迈入“具身智能”新纪元

2025-11-05 21:32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115日,在以“涌现(Emergence)”为主题的2025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集中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融合方面的多项重大突破。此次发布会不仅标志着小鹏在过去数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迎来了“临界点”式的爆发,更展现了其在“物理AI”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与技术自信。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我们不再将AI革命局限于数字世界,也不再将新能源视为物理世界的唯一变革。当AI真正融入物理世界,机器才第一次具备了与现实环境互动的能力。”在这一理念推动下,小鹏发布了四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第二代VLA大模型、全栈自研量产Robotaxi、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以及汇天飞行汽车系列。

  第二代VLA发布:构筑“物理AI”的统一底座

  作为本次科技日的核心底层技术,小鹏第二代VLAVisual-Language-Action)大模型的发布被视为“物理AI”发展的重要节点。该模型彻底摒弃了传统“视觉-语言-动作”的串行架构,实现了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接输出,极大提升了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度。

  据介绍,第二代VLA不仅是动作生成模型,更是具备理解与推演能力的“物理世界模型”。它可跨场景、跨设备驱动,为AI汽车、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多种终端提供统一的智能基础。得益于“芯片–算子–模型”全链路的深度优化,小鹏成功在算力达2,250TOPSUltra版车型上部署了数十亿参数的VLA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代VLA推动了小鹏智能驾驶系统的全面升级。“小路NGP”在复杂窄路上的平均接管里程提升了13倍;“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Super LCC+则实现了全球范围内不依赖导航路径的人机共驾,展现出强大的泛化学习与智能涌现能力。

  何小鹏强调,未来大模型将成为“物理AI世界的操作系统”,而小鹏的目标正是基于“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打造下一代AI基础设施。据悉,第二代VLA将于202512月启动先锋用户体验,并于2026年第一季度正式推送。大众汽车也成为该模型的首发战略合作伙伴,小鹏图灵AI芯片也已获其定点。

  Robotaxi落地在即:纯视觉L4级自动驾驶走向现实

  在自动驾驶领域,小鹏宣布将于2026年推出三款全栈自研的量产Robotaxi车型,并同步启动试运营。此举被视作小鹏从高级别辅助驾驶迈向完全无人驾驶的关键一步。

  小鹏Robotaxi搭载4颗自研图灵AI芯片,整车算力高达3,000TOPS,位居全球首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该车摒弃了行业中常见的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依赖,转而采用纯视觉感知方案,展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性与扩展潜力。

  车辆在设计之初即为“无人驾驶”量身打造,依托第二代VLAVLMVisual-Language-Model)能力,实现了本地的超低延迟决策与多模态交互。例如,行业首发的“遮阳板车外显示屏”可在低速场景下与行人进行可视化沟通,增强社会接受度与安全性。

  此外,小鹏还将于2026年推出与Robotaxi同源的智能驾驶版本“Robo”,并向全球开发者开放Robotaxi SDK,联合高德等生态伙伴共建下一代出行网络。

  人形机器人IRON登场:“最拟人”的身体与“能思考”的大脑

  如果说Robotaxi代表了小鹏在“轮式智能体”上的突破,那么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则展示了其在“双腿智能体”上的雄心。

  IRON凭借高度仿生的外观设计与“猫步行走”般的流畅步态引发广泛关注。其身体具备82个自由度,手部则采用行业最小谐波关节,实现22个自由度的精细操作。在“由内而生”的理念指导下,IRON拥有仿生脊柱、肌肉结构与全覆盖柔性皮肤,甚至支持体型定制。

  在智能层面,IRON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并结合VLT+VLA+VLM三类模型构建出“高阶大小脑系统”,不仅能完成行走、抓取、对话等任务,更能实现深度思考与自主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IRON率先应用全固态电池技术,兼顾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并遵循“机器人四大法则”——在传统三法则之外新增“隐私数据不出机”,树立了AI伦理新标杆。

  在商业化路径上,IRON将优先进入导览、导购等服务场景,并与宝钢集团合作,探索工业巡检等复杂场景的应用。何小鹏现场立下目标:2026年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

  飞行汽车迈向量产:低空出行体系初现雏形

  小鹏汇天在本届科技日上也交出了亮眼答卷,系统性公布了两条飞行产品线:面向个人的“陆地航母”与面向商务出行的全倾转混动飞行汽车“A868”。

  其中,“A868”具备500公里航程、时速360公里的性能,目前已进入试飞验证阶段;而“陆地航母”则已进入量产前夜,全球订单突破7,000台,创下行业纪录。

  其在安全性与操作性上也实现多重创新:全域冗余设计、“四轴合一”单杆操纵、六轴六桨双涵道构型等,均体现出“航空级安全、汽车级体验”的融合思路。

  汇天飞行汽车工厂已于113日试产成功,标志着全球首条飞行汽车现代化产线正式启用。该工厂规划年产能10,000辆,将有力支撑2026年的大规模交付。

  结语

  以第二代VLA大模型为核心,小鹏构建了贯穿AI汽车、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的智能基座。

  更为重要的是,小鹏通过此次科技日清晰传递出其战略升维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制造商,而是致力于成为“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这背后是全栈自研的技术底气、软硬结合的工程能力,以及对AI与实体世界深度融合的前瞻洞察。随着各项技术在2026年前后陆续落地,小鹏正在勾勒出一个以“具身智能”为底色的未来出行生态图景。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

编辑:林轩蕴   责任编辑:骆田子   校对:梁洁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