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博世高管呼吁高阶智驾必须收费,免费将导致“内卷”加剧

2025-07-30 10:42 来源:南方网

  近日,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在2025人工智能大会呼吁:“高阶智驾绝不能免费推广若所有车型免费搭载,将给中国智驾行业带来灾难。”当前车企“智驾平权”战略背后,确实存在营收增长却利润暴跌的困局,吴永桥的“灾难论”也并非危言耸听。

  收费与免费的博弈

  目前主流车企的智驾商业模式呈现两极分化。

  收费派的代表是特斯拉和华为。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采用订阅制,一次性买断价6.4万元或按月付费,全球用户渗透率约13%,中国区价格近期下调至3.2万元以刺激购买;华为的ADS高阶智驾包定价3.6万元,支持城区NCA功能,已在问界、阿维塔等车型落地,强调“技术即价值”。

  而像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将L2+级智驾作为选装包,价格区间1-2万元。

  免费派则是占据大多数,其中,比亚迪2025年推出“天神之眼”系统,在10万级海鸥车型标配L2+智驾,通过规模化摊薄成本;理想全系车型免费提供高速NOA;小鹏将XNGP功能下放至16.99万元的G6车型,以“技术普及”换市场份额;奇瑞宣布2025年起全系搭载高阶智驾系统,覆盖自动泊车、高速领航等核心功能,也是免费使用。

  免费派的目标清晰务实,即以高级别智能辅助驾驶配置来换取市场份额,塑造技术领先的形象,先活下来再图谋未来收费可能。同时,也有“以免费换取数据”的考量,让用户在实际使用中成为其算法迭代优化的数据贡献者。

  免费模式或阻碍技术创新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1-5月中国汽车工业营收增长7%,乘用车销量增长14%,但利润却下滑11.9%。吴永桥直言:“在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只有两家优秀的同行,华为和宁德时代在主机厂面前有一定溢价的话语权,其他所有的中国汽车供应商,包括博世都只能面临残酷的价格竞争。”

  吴永桥认为,智驾技术的研发与落地极为复杂,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免费推广不仅无法让企业收回成本,还会导致市场“内卷”,阻碍技术创新。

  吴永桥预测,随着技术标准化和国家强法规监管,智驾未来可能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的标准配置。届时,主机厂若全栈自研智驾,将面临巨大成本与投入,却难以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用户预期:付费即兜底

  车企如何能让消费者甘心掏钱购买智驾服务呢?吴永桥表示,当智驾技术达到极致性能、极好体验,给用户带来极度自信、安全、舒适,用户一定会买单。

  然而,用户对于智驾服务的预期,与收费与否强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智驾责任归属的问题。如果在收费模式下,因智驾导致事故,是否意味着主机厂、算法提供商乃至感知硬件供应商应承担法律责任?

  对此,公安部相关负责人再次明确: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这无疑给现阶段高级别智能辅助驾驶泼了一盆冷水,也让车企在推广收费辅助驾驶服务时如履薄冰,顾虑重重。对消费者而言,清晰的责权划分与完善的追责机制并非苛求,而是其支付费用后应得的承诺与权利保障。

  可见,只有当技术、用户预期以及法规完全匹配之下,智驾收费才能真正普及。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

编辑:宋鸽   责任编辑:骆田子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