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NASDAQ:PONY/2026.HK)发布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小马智行迎来商业里程碑时刻,第七代Robotaxi以城市为单位实现单车盈利转正,公司正式开启全新的商业盈利周期。
量产方面,小马智行向市场给出超乎预期的2026年Robotaxi规模指引。公司Robotaxi车辆总数已达961辆,其中667辆为第七代Robotaxi,公司预计提前实现年内超1000辆车队规模目标,并计划在2026年底将规模扩大至三倍,达到3000辆以上。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于11月起在北京、广州、深圳开启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财报显示,基于该车型在广州启动商业化运营以来,截至11月23日最近两周内日均运营数据,第七代Robotaxi在广州已实现单车盈利转正,单台车日均订单量达到23单。小马智行CFO王皓俊表示:“我们不断强化Robotaxi业务盈利能力,此次在广州这个一线城市实现Robotaxi单位经济模型(UE)转正,为后续更大规模车辆投放和轻资产模式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推动公司强化自我造血能力并最终实现盈利。”
财务业绩方面,小马智行2025年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营收高速增长,Robotaxi板块表现亮眼。一季度总营收1.02亿元人民币,二季度总营收1.54亿元人民币,三季度总营收创下1.81亿元人民币,同时三季度总营收较去年同期大涨72%。三季度Robotaxi业务实现收入477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大涨89.5%,其中来自乘客车费收入同比激增超200%。
在推进大规模生产和商业落地方面,小马智行不断加快三款与北汽、广汽、丰田合作的第七代Robotaxi家族车型的量产进程。2025年第三季度,小马智行经调整研发费用约4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第七代车型的一次性研发、生产和人员扩充。小马智行在财报中预计,2026年第七代Robotaxi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其自动驾驶套件BOM(物料清单)成本较今年水准再降20%。高效的量产建设和成本的持续优化为未来3000辆目标的完成提供了支撑。
11月初,小马智行完成了“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创下了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最大规模IPO,更为公司长期增长注入动力。“双重上市为公司大规模商业化进程提供了长期且稳健的资本支持。我们将乘势而上,凭借充足的资金弹药,加速扩展安全、高效、舒适的自动驾驶出行与卡车服务。”小马智行创始人兼CEO彭军表示。
除Robotaxi业务增长外,小马智行Robotruck、技术授权与应用两大业务也实现同比增长。2025年三季度,Robotruck业务收入7250万元人民币,技术授权与应用业务收入6100万元人民币。前不久,小马智行宣布了将分别与三一重卡、东风柳汽开展第四代Robotruck车型研发,并于2026年量产并逐步投入运营,未来预期落地超1000辆规模。彭军判断,L4级自动驾驶行业正走向“从1到N”的商业成熟期,规模化、可盈利的自动驾驶时代正在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