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5日,广州迎来了一场制造业的盛会——“2025达索系统制造业高峰论坛”。以“跨界融万象,转型创纪元”为主题,本次峰会汇聚了来自高科技、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行业领袖与专家。制造业正处于数智融合的关键节点,企业亟需以生成式创新驱动未来发展。此次论坛不仅展示了达索系统深耕中国20年的技术积累,更成为观察其推动广东乃至大湾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窗口。
构建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达索系统始终致力于将全球先进的工业实践与中国本土需求相结合。广东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镇,成为达索系统布局华南的核心区域。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指出:“我们在华南的部署涵盖大客户引领、行业深度赋能与生态共建三个维度。广州的汽车、造船、制药企业都是我们深度合作的伙伴。”
在汽车领域,小鹏汽车技术中心总经理余鹏分享了与达索系统的合作成果:“我们已从CATIA V5全面升级到3DEXPERIENCE平台,建立了全时在线、数据驱动的协同开发能力。”他进一步强调,“研发先进的EEA技术是AI智能化的核心支撑,而达索系统正是这一进程的关键赋能者。”
此外,达索系统在深圳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与低空经济,在武汉推动建筑业PLM融合,在南京设立智能制造中国总部。张鹰用“融合”一词总结这种布局:“科技突破带来产业边界模糊,我们的角色是通过软件定义行业最佳实践,创造新的增长点。”
用汽车供应链“卷”出飞行汽车
在低空经济这一新兴赛道,达索系统与广汽孵化的高域科技的合作成为产融结合的典范。
高域科技创始人兼CEO苏庆鹏在演讲中详细阐释了其独特的技术路径:“很多人说我们的飞行器‘车里车气’,这背后是有深刻原因的。eVTOL是汽车‘新四化’的自然延伸,我们70%的核心部件来自汽车供应链,实现了90%的国产化率。”
苏庆鹏分享了数字化研发带来的变革:“在适航认证过程中,安全性的本质是逻辑确定性。达索系统的工具帮助我们建立了从需求、设计到验证的全链路可追溯体系。通过虚拟验证,我们能够在计算机中完成百万小时级的飞行测试,将传统航空研发中‘物理试错’的成本降低了60%以上。”
他特别强调了模型协同的价值:“传统研发依赖文档传递,信息效率不超过30%。而基于达索系统的模型协同,我们将跨专业协同效率提升至70%以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用4年时间迭代3款产品,实现航空领域前所未有的研发速度。”
对于商业化前景,苏庆鹏展现出坚定信心:“2027年将是中国载人飞行汽车商业推广元年。我们已经规划了清晰的商业化路径,从2025年的示范航线,到2026年的适航认证,最终在2027年实现规模化运营。我们的目标不是取代地面交通,而是提供2—3倍出租车价格的增值服务,实现科技平权。”
AI与平台化重塑产业竞争力
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创新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达索系统AI战略与平台化部署的重点市场。华为标准与产业副总裁祁峰在演讲中指出:“AI互联网时代以Agent为中心,需要新型基础设施支持群体智能与数据自主。达索系统的3DEXPERIENCE平台正是这种能力的载体。”
在AI落地方面,余鹏分享了小鹏汽车的实践:“我们自研的图灵AI芯片与沧海基座,结合达索系统的虚拟孪生技术,实现了从智能驾驶到AI底盘的全场景部署。”张鹰则强调了达索系统的工业AI特色:“我们的AI不是凭空出世,而是45年工业知识的沉淀。从建模、仿真到制造、运营,AI参与每一环节的提速与优化。”
平台化建设方面,达索系统通过3DEXPERIENCE Cloud实现云端协同。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云业务同比增长41%,3DEXPERIENCE平台收入增长17%。张鹰表示:“中国客户对云端解决方案需求持续攀升,小米、比亚迪、小鹏等新兴客户的订单印证了平台化战略的成功。”
此外,达索系统在上海设立全球第五个3DEXPERIENCE实验室,首年目标孵化1000家创新企业。张鹰指出:“中国在AI规模化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上海、广州、深圳形成的高密度产业场景,为平台+云+生态模式提供了最佳试验田。”
结语
二十年深耕中国,达索系统始终以“In China, For China, With China”为战略核心。通过技术赋能、生态共建与行业融合,其不仅推动了广东汽车、航空、高科技产业的跨界创新,更通过AI、云平台与虚拟孪生技术,为企业提供了面向未来的创新底座。正如张鹰所言:“我们不仅是软件提供商,更是工业最佳实践的传递者。”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的今天,达索系统将继续助力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变革中谱写新篇章。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