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中美关税博弈升级,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2025-04-09 15:26 来源:南方网

  4月3日,美国正式对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叠加此前税率后,部分产品综合税率高达54%。这场以“保护主义”为底色的贸易博弈,对高度全球化的汽车产业链造成剧烈冲击。

  尽管中国对美整车出口占比仅1.81%(2024年约11.6万辆),但零部件、芯片等领域的连锁反应正倒逼中国车企加速技术自主化与供应链重构。

  整车:短期冲击有限,长期布局加速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641万辆,对美出口仅占1.8%,现有出口以美系车企返销为主(如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北美),自主品牌几乎“零布局”,增量市场集中在俄罗斯、中东、南美,美国甚至未进前20。关税直接影响有限,但间接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车企近年通过墨西哥设厂规避关税,利用《美墨加协定》(USMCA)实现零关税出口。然而,美国新政要求“北美成分占比75%以上”,可能追溯中国在墨工厂的供应链来源。若墨西哥中转路径被切断,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奇瑞西班牙基地等全球化产能布局将成关键。

  当前,中国车企正在从“贸易出口”向“技术+产能+生态”出海转型,形成“亚洲-欧洲-美洲”三角布局,同时通过并购闲置产能(如大众比利时工厂)加速全球化进程。凭借规模化制造能力与新能源技术优势,中国汽车将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占据更主动地位。

  零部件:出口规模面临断崖式下滑

  相比整车企业的从容,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的中国零部件厂商面临更大挑战。根据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对美零部件出口额达171.5亿美元,占我国零部件出口总额的15.6%。此外,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达153.2亿美元,占中国当年锂电池出口总额的25.1%。

  美国加征关税后,中国零部件的成本优势被大幅削弱,预计短期内对美出口可能大幅下降。

  应对的主要措施是加速本地化生产与供应链重组,在墨西哥、加拿大等USMCA成员国投资建厂,利用区域贸易协定规避关税。例如,宁德时代已在墨西哥建设电池工厂,直接供应特斯拉北美市场;部分企业通过收购或合资提升本土化率,如华域汽车收购美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实现车身附件和底盘部件的本地化生产。

  尽管冲击显著,但中国零部件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和技术迭代,有望在危机中重塑竞争力。

  芯片采购:成本压力倒逼国产替代提速

  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高的领域为高端芯片(如英伟达Orin)、精密传感器等,此类产品主要来自美国、德国等。

  由于我国政府的反制,对自美进口汽车产品也加征34%关税,也将提高中国车企的芯片采购成本。例如英伟达Orin芯片(单价400美元)叠加关税后,单车成本或增加上千元,高端车型影响更甚。而目前英伟达Orin-X芯片在国内高阶智驾市场占有率超60%。

  国内的汽车智能化和智驾发展迅猛,芯片需求旺盛,关税战为芯片自研创造了窗口期。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已实现关键芯片的较高自给率(如IGBT芯片自供率超80%),并通过自研降低对外依赖;蔚来“神玑”、小鹏“图灵”等自研芯片项目加速,逐步减少对英伟达等海外厂商的依赖;鸿蒙智行系列则全面采用华为自研的昇腾系列AI芯片,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均由国内完成,规避美国制裁风险。

  此外,地平线、中兴微电子、芯擎科技等国内企业推出车规级芯片,覆盖智能驾驶、座舱等领域。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支持车规级芯片研发,政府政策也鼓励国产替代,例如上海对采购国产芯片车企给予15%补贴。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

编辑:潘沈思   责任编辑:骆田子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