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提质升级经验交流会在茂名成功举办。广东省交通集团所属深汕西高速长沙湾服务区凭借独特的海洋文化特色与创新运营模式获“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提质升级(综合类)典型案例”,并受邀作经验分享。
粤东首个海洋文化主题服务区
长沙湾服务区由深汕西高速管理运营,是省交通集团 “五精” 特色服务区之一,占地350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以“鱼跃深汕西、逐浪长沙湾”为设计理念,打造粤东最大的海洋文化主题服务区。
服务区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且特色化场景丰富,涵盖了海鲜中餐厅、房车营地、海洋风情民宿及特产手信区等,形成从基础保障到品质体验的完整服务链条。同时,依托毗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沙炮台的地理优势,全方位展现滨海地标硬核实力,实现了从传统高速驿站向“落地经济”引擎的转型,推动“路衍经济”蓬勃发展。
文化IP赋能“快旅慢游”新体验
长沙湾服务区深度融入汕尾深厚的海洋文化,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打造独特的文化IP。
服务区采用“双入口”设计,旅客沿着景观步道无需出高速即可徒步打卡长沙炮台遗址,实现古代海防与现代消费场景的联动,为高速旅客与本地居民提供“深度游玩”和“休闲娱乐”的共享空间。
据悉,长沙湾服务区南区以 “海韵潮集” 为主题,打造海鲜市集、巨贝雕塑、海风房车营地、海洋主题民宿及鱼群彩绘围墙;北区以“文脉绵长”为主题,设有大戏楼、汕尾薄饼等小吃摊位与长沙古炮台景观,形成 “从历史到当下”的文化叙事链,充分展现汕尾的历史底蕴。
此外,服务区还常态化举办白字戏、西秦戏等非遗戏曲,汕尾渔歌、英歌舞表演及汉服巡演、非遗擂茶体验等活动,将当地乡土文化“搬”入服务区。深汕西分公司乐队也定期演绎原创歌曲,进一步丰富了旅客的体验。
路衍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流量密码”
长沙湾服务区精准定位,积极探索服务 “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的“路衍经济”新路径,通过多元联动,将客流“流量”转化为带动地方发展的“能量”。
服务区联动长沙炮台,带动40位游子归乡创业,推动民宿部落、美食街区、亲子游乐等业态落地。举办蓝鲸音乐节、打造“鲸”彩市集等,增强区域吸引力。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 假期,海景民宿群落首日入住率100%,6间海景房提前售罄;海鲜码头餐厅日均接待超500人次,单日最高翻台10次,总车流量达15.66万车次,服务旅客62.62万人次;当地村镇特色咖啡馆日均营业额达8000元,实现“流量”向“留量”的转化。
服务区设立助农展销平台,优先采购当地优质农、海产品,依托自身客流,打通消费帮扶 “毛细血管”,丰富服务区商品的“山”“海”味道,让高速公路成为农产品出村“快车道”,为推进交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提供新范式。5月10日,“东方甄选生鲜” 官方团队走进长沙湾服务区直播,穿插非遗英歌舞表演等节目圈粉无数,服务区旅游产品销售额增长50%。
同时,服务区还与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成立联合青年志愿服务队,学生志愿者提供文化导览等服务,在推动“服务区+高校”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为服务区注入了青春动能。
深汕西高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评省级典型案例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前进的动力。深汕西高速将充分发挥长沙湾服务区的示范带动效应,持续激活创新活力,在促进沿线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贡献更多的交通力量,展现更大的作为。”
文 沈善熹
图 曾峻、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