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在关键处镌刻下惊叹号。
2024年6月30日,这条横跨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工程,在历经7年科研攻关、7年建设奋战后,如“海上巨龙”横空出世、踏浪海天。
这是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里程碑,更是历史长河中的惊天一跃。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字字千钧:要管好用好深中通道,确保安全、顺畅、舒适、智慧运行,充分发挥交通开路先锋作用,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提供更好服务保障。
珠江潮涌,沧海桑田。昔日南宋诗人文天祥“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悲怆,早已融入历史的烟波。今日伶仃洋,见证的是“湾区纵横任驰骋”的豪迈。
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从南沙大桥到黄茅海跨海通道,再到正在快马加鞭建设的狮子洋通道,一座座跨江跨海通道,正不断打开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时空格局和想象空间。
伶仃洋这片海域见证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一个民族从苦难辉煌中走来的奋斗历程。
数字无言,却记录着时代的足音铿锵。
通车一年来,3100万次的车流如奔腾的血脉,日均8.6万辆的通行量,见证着湾区经济的新脉动。这不仅是交通流量的跃升,更是发展能级的质变。
跨市公交织就“一小时生活圈”。12万班次公交穿行如梭,300万乘客的足迹绘就“双城记”新篇。深圳科技园的晨光里,中山制造基地的灯火中,湾区儿女正用脚步勾勒出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
“空中走廊”与“海上通途”交相辉映。94万珠江西岸旅客借道深中航空港,160%的客流增长昭示着要素流动的新速度。深圳机场江门快线如银色纽带,将时空距离压缩至1小时15分钟,并转化为区域协同的发展优势。
文旅融合绽放异彩。中山崖口村周末涌入6万游客,同比激增5倍。至今年4月,中山2270多万的旅游客流,26%的年度增长。当崖口咖啡飘香大湾区,当深中通道日出观赏点火爆全网,乡村振兴与城市活力正奏响协奏曲。
好一幅车畅、人兴、财旺的新气象。“大桥经济”的澎湃活力跃然纸上。
科技赋能,为这条大动脉注入智慧灵魂。
数字镜像,全程护航。构建交通数字孪生管控平台,三维实景地图、高精地图、卫星地图及BIM模型融合,织就智慧之网。车辆精准追踪、设备状态联控、路况全景可视。813路监控视频“慧眼”,密布全线,织就无死角天网,主动防控,异常事件识别率超97%。
“四方”联动,攥指成拳。首创深圳、中山交警、管理中心、深高运“四方联勤”机制,令行畅通。路政、养护、拯救、交警、消防、应急,建立“六位一体”的综合应急体系,筑牢生命防线。“一通道六路”区域协同机制精准预判节假日车流,路政拯救“驻点+轮巡+补位+快处”,高效响应。一年启动区域路网应急保畅通联动75次,全年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AI赋能,服务随行。国内率先构建大湾区高速路网级智慧平台,集精准管控、出行服务、风险监管、应急救援于一体,智慧基因即将拓展至“四桥十五路”,赋能区域大动脉。创新打造“出行即服务”(MaaS)体验,北斗覆盖、调频广播、精准气象、隧道环境智控,伴随式服务如春风化雨,彰显“人民交通为人民”的赤诚初心。
这是一条物理通道,更是一条发展动脉。
曾几何时,珠江口东西两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今,“深圳总部+中山基地”的产业联姻,“深圳研发+中山制造”“深圳链主+中山配套”的有机融合,让创新链与产业链在湾区大地深度耦合,更辐射至南沙、江门、珠海以及阳江、茂名等地。
数字见证裂变:2024年深圳中山技术交易近1亿元,80%的同比增长;超20个项目,超50亿元投资落地中山翠亨新区;34个超亿元深圳项目落户江门,台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4个、总投资60.5亿元;芯粤能半导体等4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落户南沙,2024年南沙全球招商引智大会吸引1400余家企业参与,其中深圳企业超30%。公积金互认互通、跨市医保结算,735项“深中通办”政务服务、1149项湾区通办事项,制度创新的“软联通”正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相得益彰。
在翠亨新区的工地上,在台山产业园的车间里,“深圳创新”与“中山制造”“江门制造”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智能家电与新能源领域,深圳“链主”企业与中山“小巨人”企业,正携手共筑产业生态新未来。
深中通道已成为资本与项目流动的“黄金走廊”。
站在历史的长河回望,从“杀出一条血路”到“闯出一条新路”,广东始终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深中通道这一超级工程,不仅连通了珠江口两岸,更贯通了历史与未来,连接了中国与世界。当跨城生活成为一种常态,当产业链“无缝对接”,人才、货物、资金、信息在珠江两岸自由奔涌,流动的粤港澳大湾区也因更深度的融合迸发全新的活力。
这里,每天上演着无数动人的湾区故事:香港青年驾车北上创业,澳门学子跨海求学,深圳工程师周末带着家人到中山、江门享受田园时光,待到首次由粤港澳联合举办的十五运盛大开幕,天南地北的观众奔走三地观赛……这些生动画面,正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最美注脚。
放眼伶仃洋,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南沙大桥与虎门大桥,五条“巨龙”跨越天堑,共同编织起大湾区的跨海跨江通道群。
这纵横捭阖的交通动脉,密织了湾区的立体路网,加速了一体化进程的铿锵步履,深化了城市间协作的深度与广度,挺起了大湾区面向未来的综合竞争力脊梁,为这片热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立潮头,注入了澎湃的动能。
未来已来,蓝图正展。广东交通集团正在大湾区建设的画卷上挥毫泼墨:狮子洋通道拔节生长,清花高速焊花飞溅,广深、广澳、广韶、广云、广肇、河惠高速等正在扩容提质……
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成型,“数字湾区”建设日新月异,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魅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从宏伟蓝图加速变为生动现实。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站在通车一周年的节点回望,深中通道已然交出了一份“路通百业兴”的时代答卷。它,也必将持续见证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更多湾区奇迹的诞生,浓墨重彩地书写“交通延伸美好生活”的壮丽新篇!
文 欧阳征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