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韶关武江至清远佛冈段改扩建工程(即“广韶高速北段改扩建项目”)发出施工建设动员令,全线进入施工阶段。
项目全长125.6公里,起于韶关市武江区西联镇,终于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顺接京港澳高速公路清远佛冈至广州太和段。
智慧技术全程赋能,打造安全绿美新广韶
广韶高速北段现有道路建设年代较早,技术标准偏低;改扩建断面型式多,有“四改六”“六改十”“六改八”三种扩建型式,多处纵面抬高以及桥梁拆除重建等不利因素叠加,现场施工交通组织复杂;沿线岩溶、煤系地层等不良地质体发育,高边坡扩挖困难,建设难度大;道路沿线还涉2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4条国省道,跨河流40余次,改造扩容空间受限,建设条件复杂。

工作人员现场察看北江大桥岩溶桩基钻孔情况(摄影:王义行)
为此,项目自立项开始,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策划工作,将绿色低碳、数字转型、韧性提升列为重点工作,锚定“智慧、绿色、安全、韧性”的建设理念和“智慧改扩建、绿美新广韶”的建设目标,聚焦全生命周期智慧建管、路域废弃资源绿色低碳利用、基于既有复杂路面结构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等难题,开展课题研究攻关;系统推进数字化公路建设,打造广韶北国产三维数字公路平台,打破数据壁垒,构建“智慧设计-智能建造-智慧运维-智慧出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项目从规划到运营服务的协同化、精细化与智能化管理。
全面应用数字化勘察系统,道路勘察数据数字化
传统的道路勘察方式大多依赖人工现场作业,外业调查和内业资料整理耗时较长,多以二维图纸和文字描述为主。广韶高速北段改扩建项目通过全面应用数字化勘察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系统可自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整合与分析,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关键依据。
“在勘察设计阶段,我们成功实现了‘两个首创’,作为广东省首个全面应用数字化勘察系统的公路项目,实现了新旧道路勘察数据的全面数字化;作为广东省首批应用基于国产自主可控BIM(建筑信息模型)图形平台进行正向设计试点项目,为公路设计领域的技术创新探索了新路径。”广韶高速北段改扩建管理处主任莫石秀介绍道。

广韶高速北段改扩建项目英华枢纽互通设计效果图(供图:王义行)
在接下来的机电设计中,项目将重点构建智慧出行与智慧运维深度融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通过动态交通管控、智慧站点升级、服务区全场景服务融合,打造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同时,依托全要素感知、数字孪生与智能协同管理,实现数智驱动的长效运营,形成安全保障、高效管控与绿色低碳的运维新格局。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深化应用BIM三维设计数据,赋能隧道机械化生产线、路基装配式构件自动生产线、路面智能拌合及3D路面摊铺等六大类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并为营运期沉淀建设期数据资产,促进高速公路建设管养提质、增效。”广韶高速北段改扩建管理处副主任颜赫表示,项目将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落实绿色公路建设要求,实现“交通升级”与“生态保护”双赢,全力打造智慧公路示范项目。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骆田子
通讯员 粤交集宣、陆桥轩、华开成、韦雪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