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2025年全国交能融合创新典型案例名单公布!佛开高速《向新而行 交能融合 —— 广东省首个光储充一体化址山服务区(北区)》案例,经层层筛选成功入选!

获奖证书(摄影:陆禄)
本次典型案例征集旨在推进交通强国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重点促进交通与能源网络深度融合,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应用,推动运输动力低碳转型,并强化清洁能源保障。

颁奖现场(摄影:陆禄)
光储充一体化,赋能绿色低碳新体验
作为广东省首个交能融合“近零碳”新能源特色服务区,址山服务区(北区)以“光储充直柔一体化”系统为核心支撑,构建起高效协同的能源生态 。
项目配置总容量1套100kW/215kWh储存光伏发电,用于“光储充直柔一体化”系统。配置2套500kW/1000kWh的储能装置,实现市用电低谷储电、高峰放电的错峰用电目标,减少用电负荷,提高用电效率。

停车雨棚太阳能光伏板(摄影:陆禄)
服务区增设停车雨棚太阳能光伏板,铺设面积2604㎡、1008块单晶硅光伏组件,预计日均发电量1600度,预计年均发电量为55万度,预计可实现年均二氧化碳减排量451.61吨,相当于种下3万棵大树。
为切实解决群众快速出行需求,址山服务区(北区)首期规划建设42个充电桩车位。其中,6个480KW超充车位支持5—10分钟快速补能,真正让司乘人员告别充电等待,彻底消除旅途充电焦虑。

充电桩车位(摄影:陆禄)
光储充一体化系统通过“分布式光伏+户用储能+直流设备+柔性用电”组合方案,构建起用户侧750V直流柔性供用电模式。该模式以“增绿电、减用电”为核心,优先使用光伏绿电,并在用电高峰与低谷时段灵活切换储能供电。此举既能充分挖掘新能源潜力,也为低碳服务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实践路径。
锚定发展方向,奋楫扬帆新征程
址山服务区(南区)作为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尾工工程,佛开高速高度重视,项目拟充分利用服务区建筑屋顶、停车场车棚等空间资源建设光储充设施,在总结北区的成功经验上,致力将址山服务区(南区)打造成广东省首个零碳服务区,树立绿色低碳、交能融合新标杆。

址山服务区(南区)效果图
佛开高速表示,下一步,将以这份荣誉为新的起点,聚焦智慧交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服务区从基础设施保障向智慧、环保出行的高品质体验转型,为构建未来交能融合发展新典范贡献可复制推广的佛开答卷。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骆田子
通讯员 粤高速宣、邹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