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深汕西高速开创“可触摸的文化课堂”,引导职工传承非遗美

2025-03-06 10:27 来源:南方网

  当簪花遇见“网红”服务区当擂茶香漫过古炮台传统文化便有了鲜活的载体

  34日,广东省交通集团所属深汕西高速以“三八”妇女节为契机,组织女员工在长沙湾服务区创新开展“可触摸的文化课堂”,探索“场景-课堂、体验-传承”的文化赋能新路径。

  非遗传承:在擂茶制作中体验匠心之美

  在长沙湾北区服务楼,女员工们分组围坐,开启了汕尾擂茶制作的奇妙之旅。作为省级非遗项目,汕尾擂茶蕴含着“以茶会友”的传统待客智慧,是当地饮食文化瑰宝。

  活动现场,四位专业老师详细讲解擂茶的历史和制作步骤。老师形象地比喻:“擂茶讲究三分力道七分巧。恰似人生,仅有冲劲不足以行远,巧用智慧才能稳步前行。”女员工们踊跃参与,在揉碾操作间,传统饮食智慧与现代职场女性特质形成奇妙共鸣,随着滚水冲入擂钵,茶香瞬间升腾,再加上炒熟的花生米、芝麻、炒米等,就成了一碗香喷喷的擂茶。

  与此同时,擂茶老师们唱起疍家渔歌,深汕西高速“聊发少年”乐队带原创歌曲《长沙湾欢迎您》《追梦路上的守护》,现场茶香、歌声、笑语交织成趣。女员工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擂茶,成就感溢于言表。纷纷表示通过亲身体验,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手作簪花:在DIY中展现传统与现代美学

  带着擂茶的余韵,转入手作簪花课堂。在中国传统装扮中,簪花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美感,深受人们喜爱。

  课堂上,簪花老师准备好了绢花、玉兰花、盘发等材料,现场充盈着雅致的玉兰花清香。老师详细介绍了簪花的历史、制作技巧与搭配方法,讲述了蟳埔女发髻中插用鲨鱼骨或牛骨制成骨笄的“骨针安发”之意,以及“头顶的花园”彰显女性韧性、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女员工们专注聆听,在老师的指导下轮流换上心仪的汉服,挑选绢花、花围和配饰,动手制作簪花。制作过程中,大家相互协作,交流创意,现场气氛热烈。

  “我来帮你……”

  “这个花和你衣服颜色很搭。”

  “哇塞,我们是穿越了吗?大唐公主……

  大家两两成组,巧手将娇俏的花朵组合成个性发饰,大家都沉浸在簪花制作的乐趣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创作,簪花在女员工青丝间绚丽绽放,一群穿越时空的古典美人恰似春日里盛开的繁花,现代审美与古典韵味完美融合,绽放出独特的风采。摄影师用镜头定格下这些美好瞬间。

  “通过手作簪花,展现现代女性的优雅与自信,这既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新时代女性力量的生动表达。”深汕西高速副总经理崔若春表示。

  实景体验:在长沙湾触摸古今脉搏

  压轴课堂延伸至实景体验。簪花盛装的女员工化身“文化体验官”,沉浸式打卡充满现代魅力的长沙湾服务区和深厚历史底蕴的长沙炮台遗址。

  据悉,长沙湾服务区是交通集团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新名片与新地标。深汕西高速依托本地丰富的旅游与海洋文化资源,聚焦高质量发展,贯彻集团“一地一标、一线一策、一区一品”理念,以“鱼跃深汕西、逐浪长沙湾”为主题,全力打造的粤东海洋风情服务区。服务区灵动的“蓝鲸”造型、现代化设施服务与紧临的长沙炮台遗址相得益彰,构成了独特的滨海风景线,吸引了众多过往司乘前来打卡,成功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远处跨海大桥车流如织,近处古炮台沉默伫立,有一种“在时空中握手”的感觉。女员工小陈一边用镜头记录,一边忍不住赞叹:“打卡自己公司的特色服务区深感自豪,建设者的慧心巧思令人惊叹,今天这三堂课收获巨大。”

  这场“可触摸的文化课堂”,通过擂茶体验、簪花手作与实景体验,成功让传统文化走进工作场景,融入员工内心,将企业驻地资源转化为生动教育载体。深汕西高速将持续创新形式,以文化软实力铸就发展硬支撑,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文化动能。

  文 陈思文、贺蓉

编辑:宋鸽   责任编辑:崔征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