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粤运汽车总站,这座曾被誉为无数海陆丰人心中的“城市原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几代人的情感纽带。2025年春运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背着沉甸甸的行囊,操着各地方言,乘坐长途汽车穿梭于城市之间,奔向各自的诗和远方。
“客运站依然存在,但它的黄金岁月已悄然逝去。”汕尾粤运汽车总站常务副站长谢志宇感慨万千。自2000年入行道路客运,他从基层岗位一步步成长为常务副站长,亲眼目睹了汽车站几十年的变迁。
“回想起十多年前的盛况,每逢星期五,车站内总是人潮涌动。”谢志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勒着那段光辉岁月。节假日和春运期间,候车厅与停车区更是人满为患,车辆供不应求,他需四处奔波调车增班。“那时的客流量,一天便能达到1万3千人次。”
汕尾粤运汽车总站拥有众多省内外班车线路,旅客群体广泛,既有在外地求学、节假日归乡的青春学子,也有往返两地照顾儿孙的慈祥老人,更有春运期间返乡的外来务工人员。然而,随着交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高铁动车网络的不断延伸,普通列车的全面提速,以及私家车的普及,长途汽车在乘坐体验与性价比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不再是人们出行的首选。
长途汽车站从昔日的“人找车”转变为如今的“车找人”,人们的春运出行记忆,也逐渐从长途汽车转向了高铁飞机。然而在谢志宇看来,“总有高铁、飞机无法抵达的地方,总有需要长途汽车服务的人。特别是对于众多农村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和学生等群体而言,长途汽车依然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这就是长途汽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尽管面临着客流量减少、客运功能弱化的挑战,汕尾粤运汽车总站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在2025年的春运期间,这里依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车站的每一个角落,为旅客提供着温馨、周到的服务。
图文 杨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