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金町湾浪涌金沙,阳光在浪尖上跳跃。通驿公司的6名“小红帽”志愿者以垃圾夹作为“画笔”,在近两公里海岸线上书写着属于交通青年守护生态的人生答卷。
一天下来,阳光将沙滩晒得发烫,塑料瓶在沙丘间闪着刺眼的光,烟蒂嵌进沙滩像灰色的斑点,最棘手的是缠在礁石上的废弃渔网,尼龙线里还卡着破碎的贝壳。
“这些碎玻璃要是被游客踩到就危险了,游客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25岁的党员志愿者范岩蹲下身,用工具一点点抠出卡在石缝中的玻璃碎屑,汗水顺着他的下颌滴落,在红色马甲上洇出朵朵盐花,却浇不灭交通青年守护蔚蓝的热忱。
这场持续90分钟的“战斗”中,沙沙的夹取声与海浪节拍共鸣,志愿者们穿梭在潮间带,将泡沫碎屑、尼龙绳网、生锈铁罐等10余袋“海洋负担”收入环保囊。当最后一片垃圾被清理,回望重生般的银白沙滩,范岩抹去额头汗珠笑道:“汗水滴在沙里会发芽,开出环保的花。”路过的游客受其感染,主动将饮料瓶投入分类垃圾桶,形成文明接力。
暮色渐浓时,晚霞将“志愿红”映衬得愈发鲜艳。这群平均年龄26岁的交通青年,用青春丈量海岸线,用行动诠释劳动节的深层意蕴——当弯腰成为守护的姿势,当环保种子在沙滩萌芽,这场人与海洋的双向奔赴,终将绘就可持续发展的蔚蓝长卷。长沙湾服务区的青年志愿者们,正以劳动之名,让每朵浪花都记住这份清澈担当。
文 洪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