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2027年有望小批量装车

2025-11-13 12:51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在江苏溧阳刚刚落幕的2025固态电池智造和产业链创新论坛上,500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固态电池产业化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论坛传递的信息显示,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汽车电池,有望在2027年左右开始小批量装车试用。

  与此同时,一场“正名”行动正在行业内悄然展开。据了解,为防止市场混淆,“半固态电池”这一名称将被更准确的“固液电池”所取代。这意味着,那些打着“固态电池”旗号、实则仍含液态电解质的电池产品,将不能再玩“文字游戏”。

  产业迎来破晓时刻

  “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实验室技术,而是正在走向生产线的新能源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确保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2030年实现规模量产。这个时间表让整个行业有了清晰的奋斗目标。

  相比于传统锂电池,固态电池最大的优势是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更安全、更耐用”。传统锂电池因为含有液态电解质,在受损时容易起火燃烧。而固态电池使用固体材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目前,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开始了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可行性验证。比亚迪的计划是,2027年左右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应用,预计在2030年前后实现大规模量产。

  三条路线角逐未来

  如果把固态电池的研发比作一场比赛,那么目前主要有三位“选手”在赛道上竞技:硫化物路线、氧化物路线和聚合物路线。

  硫化物路线就像是“优等生”,性能出色,被日本丰田等公司看好,但脾气有点“暴躁”,需要在特定环境中使用。氧化物路线像个“稳重的实干家”,安全性较好,更适合实际应用。聚合物路线则像是“后来居上的黑马”,最近频频传出技术突破的好消息。

  清华大学的一个研发团队最近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开发的新材料让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了604瓦时每千克,比我们现在手机上用的电池提升了近三倍。这意味着,未来手机的续航时间可能延长数倍,或者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轻松突破1000公里。

  不过,专家们也坦言,目前全固态电池还面临着成本过高的问题。现在的全固态电池成本是传统锂电池的3-5倍,这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大哥大手机,虽然技术先进,但价格让普通人望而却步。

  渐进式替代而非颠覆性变革

  对于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前景,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院长高小兵分析认为:“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仍需时间,2027年只能是试产,远未达到规模上量元年。”

  他指出,一个“高端全固态、主流半固态”的多元并存时期即将到来,过渡期“短则2—3年,长则5—10年”。

  与此同时,国际厂商的步伐也在调整。丰田汽车已第二次推迟在福冈县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该工厂原计划为下一代丰田电动汽车生产续航里程达1000公里的电池。

  丰田预计当前财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为27.7万辆,较8月预测值低10%

  市场孵化需要更多元化路径。高小兵建议,不必只盯着“车规级”这一独木桥,可引导产业进军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高端领域。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

编辑:宋鸽   责任编辑:柯丹洁   校对:梁洁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